始建于宋代(公元960年)的金泽古镇,坐落在上海市青浦区西南部,境内湖塘星罗棋布,河道纵横交错,因盛产鱼米赛金,故得名“金泽”。古镇至今完整保留了宋元时期的建筑格局,民居建筑傍水而建,桥多水多是它最大的特色,自古被誉为“江南第一桥乡”。
全镇现存古桥21座,是上海保留古桥最多的镇。每座古桥的造型各不相同,堪称桥梁文化的天然博物馆。尤其在下塘街河道上并列的五座古桥,跨越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素有“四朝古桥一线牵”之称。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君陶还在此题写了“金泽古桥甲天下”的碑刻。
建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的普济桥,长26.7米、高5米,是上海地区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石桥,素有“上海第一桥”之说。该桥的设计与河北赵州桥相同,建桥石材采用珍贵的紫石,每当雨过天晴,阳光照射下的桥身闪烁晶莹光泽,宛如一座用珠宝相嵌的宝石桥。
建于元至元年间(1279年)的如意桥,长20.8米,是古镇最完整的一座单孔石拱桥。桥身两侧还刻有朱元璋和刘伯温题写的诗句“横桥远画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因古桥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恰成一圆形,当地居民结婚、做寿必须要在此桥祈福才会圆满。
建于元至元年间(1335年)的迎祥桥,长34米,在桥身最高处刻有一方祥云石雕图案,故而得名迎祥桥,千百年来“迎祥夜月”一直被誉为金泽八景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元朝蒙古族骑兵经常要骑马过桥,元代所建的桥梁很多都没有石阶和桥栏。
初建于明代(1698年)的天皇阁桥,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按原样重建。青石修砌的桥面上雕刻有“轮回”、“宝幡”等佛教图腾,以及“鸳鸯剑”、“芭蕉扇”、“葫芦”等栩栩如生的八仙过海浮雕,被誉为江南地区最完美的一座三孔石拱桥。
古镇最年轻的普庆桥,是1999年为配合美国纪录片《中国虹桥》而建。该桥的原型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桥身64根拱圈木与5根横梁全部用捆绑式结扎在一起,没用一根钉子,堪称中国古代木建桥梁的典范。
金泽古镇因水而兴,因桥得名,每座桥不仅各有特色,而且都与寺阁庵庙有关,当地自古有“桥桥有庙,桥庙共生”之谚。古镇内的总管庙、杨震庙等古庙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中最著名的颐浩禅寺始建于宋景定元年,曾以5048间宏伟建筑名扬江南。每逢节假日来金泽古镇烧香的上海游客特别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