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鰻魚的滅絕之旅 [打印本頁]

作者: 哈母太郎    時間: 2010-9-6 18:54
標題: 鰻魚的滅絕之旅


                               
                               
                               




一歲大的小鰻魚們躲藏在緬因州的佩馬奎德河裡。  



傍晚,在手電筒燈光引導下一對捕魚的父女從新斯科捨東河中舀取鰻魚,裝在頂端藍色的袋子裡。加裡獲得在九條河裡捕魚的許可,他用卡車把捕獲物運回家,養在水池裡,等著把活魚裝船運往亞洲。  



京都附近琵琶湖一位居民釣到一條鰻魚。日本人相信鰻魚能提高精力還能在夏天消暑,當地鰻魚儲量正在下降。  

在美國康涅狄格州,每年夏天,當河水水位降低時,當地人就開始整修用來攔截游魚的魚梁(魚梁的木質縫隙會讓水流穿過,而游魚卻被困其中)。人們要花近四個月的時間來完成這項工作,為鰻魚的洄游做準備。而鰻魚洄游只發生在九月的兩天晚上,那時成熟的鰻魚會藉著朔月的黑暗順流而下,游向大海。美國的颶風季節天空黑暗,河水水位也最高,洄游往往伴隨風暴引發的洪水。當地人稱,鰻魚是「黑暗的情人」。

等待這一刻到來的,不只是人類,禿鷹們盤旋而下,在魚梁旁的樹梢上靜靜地守候著。如果九月洄游的形勢不錯,當地漁民能捕撈到2500條鰻魚。但他們會放過體型最大的雌性。一旦它們能成功地游到大海產卵,一條鰻魚能產下3000萬隻卵。鰻鱺屬淡水鰻魚,它們也是一種古老的魚類。五千多年前,它們開始進化,擴展到16個種類和3個亞種。大多數遷移魚類(如鮭魚和鯡魚)是溯河產卵種群。它們在淡水產卵,成年後生活在鹹水中。淡水鰻魚是少數幾種背道而馳的魚類,它們在海裡產卵,在湖泊河流和河口度過成年時光——那是一段被稱為降海洄游的生命歷史。一般而言,人類只能在上游水系找到雌性鰻魚,而雄性鰻魚則呆在河口。鰻魚在河裡也許要生活幾十年,然後返回大海產卵,繼而死去。從來沒有人親眼見到淡水鰻魚產卵。對鰻魚學家來說,鰻魚神秘的繁殖習慣依然是個難解之謎。  

在溪流和池塘中捉到的鰻魚的卵懸浮於大海,特別是北大西洋西南部的馬尾藻海群中。而在一個多世紀以前,人們還對此一無所知。1896年,兩名意大利生物學家在水池中觀察到一隻鰻魚幼體蛻變成鰻魚。而在此以前,人們一直把鰻魚幼體當成是獨立的物種。



柳岸野生動物保護區南島的這些雌性鰻魚可能已經有三十歲了。新西蘭長鰭鰻魚是巨人,有一些長達2米,重約35公斤,能活數十年之久。傳統的毛利人把它們尊為神聖空間的監護人。  



從緬因州的達馬瑞斯哥塔湖中,鰻魚們被舀進水槽運往中國,價值約每磅(約0.45公斤)400美元。在美國捕撈鰻魚受到嚴格監管。緬因州是少有的幾個獲準出口玻璃鰻魚的州之一。  



荷蘭人亞歷克斯‧科勒維恩在熏制室山毛櫸和橡木火上燒烤鰻魚。烤好的鰻魚吃到嘴裡有種優質巧克力的味道,他說,「最讓人喜歡的是它的油性和煙熏味道。」  

鰻魚重返大海的努力百折不撓。它們遷移的能力也非常奇妙。它們在湖泊池塘和柱坑中現身,又搖頭晃腦地離去,很難看出與海洋的聯繫。在潮濕的夜晚,數千條鰻魚結隊從池塘游出,扭動著濕滑的身體,穿過陸地,奔向河流。在新西蘭,貓在長滿青草的圍場抓住鰻魚,再帶到農場門階處的情景司空見慣。法國諾曼底的農民說,鰻魚會在春天的夜裡離開河流,為自己找到前往菜地的路,去吃豌豆。很顯然這只是個傳言,不過,鰻魚是唯一會從水中竄出來取走放在河岸上食物的魚,而且鰻魚的食譜非常複雜:從水生昆蟲到其它鰻魚,幾乎通吃。

且不說它們的適應性,僅僅是數百萬條成年鰻魚跨越數千英里,從河流出發橫渡大洋的遷移就肯定是地球上任何生物中最難得一見的旅行。一路上它們要面對一系列危險:水電站大壩、河流改道、污染、疾病、遭遇(多紋鱸、白鯨、特別是鸕鶿)捕食,還有越來越多的人類捕撈。如今,隨著氣候變化,又隱現出另一種潛在的危險:洋流移位有可能迷惑遷移中鰻魚。遺憾的是,儘管鰻魚在某些人看來很珍貴,但目前它們不可能很快就出現在重點保護之列。

從亞里士多德到大蒲林尼,從艾薩克·沃爾頓到卡爾·林奈,博物學家推出各種有關鰻魚如何形成的理論:小鰻魚從泥中冒出來;通過在巖石上摩擦,鰻魚越變越多; 它們從五月和六月降下的特殊露珠中誕生;它們生下小鰻魚。問題是,沒有人能在鰻魚體內確認出精子或卵子。1700年代末的四十多年內,人們在意大利科馬喬著名的鰻魚漁場抓住1億5千2百多條洄游的成年鰻魚,破膛後,卻沒有發現一條帶卵的魚。沒有人能肯定地說鰻魚是否有性別,因為沒有人能確認它們的生殖器官。直到19世紀,生物學家才發現,只有在成年鰻魚離開河口,前往它們的海洋產卵地,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以後,鰻魚的性器官才會逐漸成熟。





1800年代末,在意大利的裡雅斯特,一位名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醫科學生受命研究雄性鰻魚的睪丸。他假設鰻魚睪丸是體腔內結成的白質環。(弗洛伊德有關鰻魚的論文是他最早出版的作品。)1897年,有人在墨西拿海峽抓住了一條性成熟的雄性鰻魚,確認了這個理論。

1904年。年輕的丹麥海洋學家兼生物學家喬納斯·施密特在丹麥研究船「托爾」號上找到一份工作,研究食用魚(如鱈魚和鯡魚)的繁殖習性。那年春季的一天,法羅群島西部一艘遠征船拖網中出現了一條歐洲鰻鱺幼體。生活在丹麥溪水中的鰻魚有沒有可能在大西洋中部產卵?





作者: 收获快乐    時間: 2012-3-9 14:01
没图就当是听故事呗
作者: hly701    時間: 2012-3-9 14:11
要是别国有这样重的税和这样差的保障,什么都会灭绝
作者: hanyeming3    時間: 2018-2-11 09:57
来看看~~~~~
作者: xiazai1013    時間: 2021-1-26 08:02
没图,只能干阅读了
作者: xiazai1013    時間: 2021-3-30 11:41
没看见图呀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b-ccc.buzz/) Powered by Discuz! X2.5